烟雨如梦 诗意江南
初春的细雨斜斜地荡在空中,又悄无声息地落在青翠欲滴的新叶上,融入平静无波的湖水中,留下一片朦胧且渺茫的远景,在文人的眼中显得格外的诗意。这便是江南,一个雨与诗的世界。
江南的雨是温润的。一说“温润”,便易使人想起“陌上人如玉,公子世无双”的谦谦君子,若是真把江南的雨比做人,那我想他大概就是那般模样——持一柄折伞,着一身青衣,品一壶清茶,不紧不慢的研着墨写着诗,因为江南的雨细、密、轻,若是恰巧有些微风,便会四处飘摇无声无息的落下,融入地面,汇入江湖,不留一丝踪迹。打在人身上也是不痛不痒,只觉一股湿润的水气扑面而来,若是苏轼遇上的也是这般细雨,也难怪,他可以“何妨吟啸且徐行”了。来有痕,去无踪,这正是江南雨的温润所在。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温润的江南烟雨,自然便养出了一批谦和平易、文采斐然的文人士子。随心所欲、狂狷不羁的阮籍,鄙视权贵、一身傲骨的嵇康,沉湎故国、细心风月的李煜……他们都用自己独特而富有情感的笔触,写下了一篇篇关于江南的千古绝句。
江南的诗是灵秀俊逸的。“草色浮云漠漠,树阴落日潭潭”在王安石的笔下,如画的江南天高云淡、树茂草繁,是一个闲居的好地方。
“漠漠”“潭潭”二字将江南朦胧精巧的景致淋漓尽致的描摹了出来。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”杨万里用“醉”字来描写随风荡漾的柳条,给人一种亲切如临其境的感觉。更不必说苏轼的“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”,丘池的“杂花生树,群莺乱飞”,白居易的“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南绿如蓝” ……
为何在文人墨客的笔下,江南多是一派人间仙境的景象,就似那世外桃源,没有世俗的纷争呢?
自古以来,北方地区的战乱就比较频繁,后来异族入侵,中原政权不得不往更加安稳和平的江南地区迁移。和平安定、富足无忧的生活让饱受战争摧残的文人墨客们得到了心灵上的抚慰,将烟雨如画、风景秀丽的江南当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,他们将劫后余生的庆幸、衣食无忧的满足融入文字,让江南更具有人间仙境的特质。可是,第二故乡终究不是真正的故乡。当诗人们从庆幸中缓过神来,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烟雨,一股乡愁便涌上心头,对世事沉浮的感慨,对国家衰弱的悲痛,对统治者偏安的不满与无奈,一并从纸上倾泻而出。这时候,江南的诗总弥漫着如烟雨般挥之不去的哀伤。“中原乱,簪缨散,几时收?试倩悲风吹泪,过扬州。”是朱敦儒对故乡的思念;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”是杜牧对时代的感慨;“暖风吹得游人醉,欲把杭州作汴州。”是林升对朝廷偏安的不满。
风雨飘摇,江山仍在,江南,在经历了时间的打磨与历练后,依旧弥漫着烟雨,孕育着诗意。烟雨如梦,诗意江南。
慕容星河